站内搜索

第一百零七期“工学智汇”机械工程研究生学术汇报活动

第一百零七期“工学智汇”机械工程研究生学术汇报活动

(院研究生会肖凯 图/文)202535日上午,pg电子官网第一百零七期“工学智汇”机械工程研究生学术汇报活动在16202教室顺利举行。pg电子官方网站汪斌老师莅临指导,主讲人分别为23级机械工程学硕的研究生陈明浩陈明浩、徐震宵、马云龙、俞涛、张蕊和杨镇宇。2024级机械工程学硕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。

陈明浩同学汇报的主题是《碳纤维表面改性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3D打印性能研究》。聚碳酸酯(PC)因优异性能在工程塑料中广泛应用,尤其在电动汽车轻量化领域。3D打印技术可高效制造复合材料,降低成本。已知碳纤维(CF)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好,但与PC基体界面结合差。国内外研究通过表面处理和施胶剂改善界面性能。采用螺杆挤出式增材制造,设计不同打印方向和表面处理方式(碱处理、施胶剂等)。通过FTIRXPS、拉曼光谱仪分析CF表面化学成分;接触角测试评估润湿性;SEM观察微观形貌;万能试验机测试力学性能。目前已完成碳纤维的脱浆处理,去除表面原有施胶剂,并进行重新上浆实验。预期通过自制施胶剂改善CFPC界面结合,提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3D打印性能。

徐震宵同学汇报的主题是《面向3D打印的聚乳酸基竹塑复合材料组分优化及打印工艺优化研究》。本次报告会以“3D打印材料优化和工艺优化”为主题,从选题背景及意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、研究方法及内容等方面深入讲解。由于石油基塑料问题存在环境污染大、降解时间长、依赖不可再生能源等问题,引发“白色污染”。研发环保塑料制品成为关键,中国发起“以竹代塑”倡议,旨在减少塑料污染,应对气候变化。旨在研发适用于FDM的竹纤维增强PLA复合材料,提高力学性能和层间结合,实现其在各类应用中的可行性。以PLA为基体,加入竹纤维进行增强,同时添加PBAT等聚合物增韧。研究竹纤维与PLA的复合制备工艺,探究最优材料复合比例。对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,增强力学性能和界面结合。探索合适的打印参数,增强打印件力学性能和层间结合,探讨实际应用可行性。

马云龙同学汇报的主题是《螺杆挤出式3D打印在线监控与质量优化》。选题依据:螺杆挤出式3D打印具有材料兼容性广、效率高、成本低等优势,但在制造过程中易出现错误,熔体流量实时测量困难,影响打印精度与可靠性。开发在线监控系统和熔体流量监测控制系统,对优化生产、提升打印质量意义重大。国外研究通过激光轮廓测量、监测电机电流、使用激光雷达和视觉摄像头等方法进行打印质量相关研究,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熔体流量实时测量手段。设计基于MQTT云服务器的系统,实现3D打印机打印参数和状态实时上传及远程控制,具备设备接入、数据流转、文件存储、状态监测、远程调参等功能。构建精准流量监测系统,利用视觉检测系统实时监控打印流量,配合流量控制机构提升打印稳定性和质量。介绍了设备与云平台通信程序设计流程,对比了传统图像处理(带激光和不带激光)和深度学习处理(带激光,YOLOV11)方式,深度学习处理在特定训练参数下取得了较高的召回率、精度和mAP值。

俞涛同学汇报的主题是《基于五轴3D打印机的增材制造与路径规划研究》。传统的三轴3D打印机在打印复杂曲面结构时受限于分层制造方式,往往需要大量支撑结构,不仅增加了材料消耗,还降低了制造效率和打印质量,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,不仅有助于推动五轴3D打印技术的发展,也对高端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深远的影响。目标设计一台可以完成五轴打印的AC轴打印机,并打印实物,使用该设备打印实验样条测试力学性能,并与传统打印方式进行对比。

张蕊同学汇报的主题是《3D打印纤维增强构件铣削机理与实验研究》。3D打印技术发展促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渐广,但因其各向异性、高硬度等特性,铣削加工易出现纤维断裂、表面损伤等问题,影响产品性能与应用。深入研究铣削机理,优化加工参数,对推动 3D 打印纤维增强构件的应用意义重大。探究铣削力、温度和表面粗糙度规律,建立数学模型,优化铣削参数,提升加工工艺效果,结合多自由度轨迹规划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。并进行铣削实验设计,分析材料特性及参数影响;研究铣削机理并多目标优化;开展多自由度加工应用,规划铣削路径。预期构建模型、优化参数、撰写论文;可能面临铣削平台搭建、测量设备缺乏、算法学习等困难,但依托实验室条件和团队指导,研究具备可行性。

杨镇宇同学汇报的主题是《大丝束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装置及工艺研究》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(CFRP)因轻质高强、耐腐蚀等特性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汽车、能源等领域。但传统制造工艺(如热压罐、模压)存在成本高、周期长、复杂结构成型难等问题。增材制造(3D打印)可实现复杂结构一体化成型,降低材料浪费,但现有技术多局限于短切纤维或小丝束碳纤维增强材料,大丝束连续碳纤维的3D打印仍面临技术瓶颈。开发大丝束连续碳纤维3D打印装置与工艺,可以突破传统复合材料制造的局限性,推动高性能复合材料在高端领域的低成本、快速制造。

汪斌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所有主讲人们的汇报得到了肯定容较为扎实,选择的方向较新颖,内容较为扎实,但是还是需要继续深入挖掘学习。